蒲葵
蒲葵
(蒲葵)
蒲葵(拉丁学名:Livistona chinensis (Jacq.) R. Br.)为棕榈科蒲葵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,高可达20米,基部常膨大,叶阔肾状扇形,果实椭圆形橄榄状。
蒲葵不但是一种庭园观赏植物和良好的四旁绿化树种,也是一种经济林树种。可用其嫩叶编制葵扇;老叶制蓑衣等,叶裂片的肋脉可制牙签;果实及根入药。
- 蒲葵
- Livistona chinensis (Jacq.) R.Br.
- 扇叶葵、葵树、华南蒲葵
- 植物界
- 被子植物门
- 单子叶植物纲
- 初生目
- 棕榈科
- 贝叶棕亚科
- 贝叶棕族
- 蒲葵属
- 蒲葵
- 中国南部、中南半岛
- R. Br,1810
目录
花序呈圆锥状,粗壮,长约1米,总梗上有6-7个佛焰苞,约6个分枝花序,长达35厘米,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个佛焰苞,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,小花枝长10-20厘米。花小,两性,长约2毫米;花萼裂至近基部成3个宽三角形近急尖的裂片,裂片有宽的干膜质的边缘;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,裂至中部成3个半卵形急尖的裂片;雄蕊6枚,其基部合生成杯状并贴生于花冠基部,花丝稍粗,宽三角形,突变成短钻状的尖头,花药阔椭圆形;子房的心皮上面有深雕纹,花柱突变成钻状。 [1]
果实椭圆形(如橄榄状),长1.8-2.2厘米,直径1-1.2厘米,黑褐色。种子椭圆形,长1.5厘米,直径0.9厘米,胚约位于种脊对面的中部稍偏下。花果期4月。
施肥
种子全部出苗后即可用0.2%的尿素催苗,每周一次。进人冬天,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,以补充土壤中约有机质,为幼苗育壮打下基础。每窝施量一瓢。第二年开春间苗移栽后氮、磷、钾混合施,尿素、过磷酸钙、氯化钾之比为2:2:1,浓度为0.5%,每月2一3次。每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,有杂草及时中耕。照这样管理,值株平均每月都能长出一片新叶。一年是否长出12片新叶是检验水肥管理是否得当的标志。
移栽定植
播种后第二年春天,间苗移栽,每平方尺保留1株(最多2株)。第四年春天每2平方尺保留1株,其余均另行移栽。移栽时须根极少,起苗时要尽量保护主根,以免折断。第五年春,主干已经形成,主根也形成众多须根,起苗定植要带土,而且要尽量保留须根,以确保成活。定值坑深1立方米,填人生活垃圾或其他底肥,约占坑2/3,盖上土再植树。定植后浇足水(每窝一桶,以后酌减)。移栽或定植都勿剪割叶片,以免影响树形,而且成活后生长快。如遇晴天,则采用人工喷水,避免叶片萎蔫。如晴天叶片正常则不必再浇水、喷水。
剥棕摘叶
防治虫害
从幼苗出土就着手进行,主要防治缕姑和钻心虫。缕姑啃食植株地下部分造成蒲葵整株死亡,钻心虫为害幼苗心叶,造成枯心。对这两种害虫都可用800-1000倍液的氧化乐果,以施肥的方式浇于植株窝内杀灭。春、夏、秋三季共用药4-5次,当发现有一株幼苗遭到危害即可用药,效果极佳。
药用
生活
可用其嫩叶编制葵扇;老叶制蓑衣等,叶裂片的肋脉可制牙签。
蒲葵四季常青,树冠伞形,叶大如扇,是热带、亚热带地区重要绿化树种。常列植置景,夏日浓荫蔽日,一派热带风光。
工艺
古代诗词
《白羽扇》(白居易)
素是自然色,圆因裁制功。
飒如松起籁,飘似鹤翻空。
盛夏不销雪,终年无尽风。
引秋生手里,藏月入怀中。
麈尾斑非疋,蒲葵陋不同。
何人称相对,清瘦白须翁。
《立秋夕有怀梦得》(白居易)
露簟荻竹清,风扇蒲葵轻。
一与故人别,再见新蝉鸣。
是夕凉飙起,闲境入幽情。
回灯见栖鹤,隔竹闻吹笙。
夜茶一两杓,秋吟三数声。
所思渺千里,云水长洲城。
美术作品
《蒲葵三鸡》
作者:任伯年
创作年代:1891年
规格:215.4×49.3cm
蒲葵和棕榈二者都属于棕榈科植物,因为长得像,常常难以区分,主要区分方法: